古文中的力量
公司离住的地方比较远,路上还有一段没有地铁,要骑自行车过去,然后路上就会有一段时间没办法看手机,只能听一些东西或者啥也不干,只是骑车,在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想法浮现出来,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那天我突然想起来的句子是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本来我记得这个出自蜀之鄙,后来查了一下发现我记错了,这个出自游褒禅山记,不过不管出自那里吧,这句话当年也背过,但是只是背了下来,并没有很深的理解,因为社会经验太少,并不能理解,现在看到这句话甚至有时候感到了一种救赎,我觉着世界上的聪明人很多,笨人也很多,但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却大多是聪明人却走了一条笨路。我之前看一句话说有的事情就是需要靠一种看起来笨的方式去做,因为聪明人很容易看到那里困难,就会有选择的去跳过,可以想要成事,这些脏活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总要有人去做,然后聪明人就去做出彩的,“笨人”就去做不出彩的,然后如果一个组织里都是聪明人那么就没有人去做那些不出彩的脏话了,然后这个组织就失败了,这个组织里的个体自然也是分崩离析,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所以我觉着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看到了困难却依然下定决心去做,只要认定了一个方向,就坚定的做下去,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举个例子,看一个行业挣钱,就一股脑的涌进去,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和想法,这样就是一个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是很危险的事情,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你能看到的事情,别人也能看到,我们从这里推演,如果别的聪明人也看到了,那大家都进去,只剩内卷,如果别的聪明人看到了却没进去,那说明这里可能有问题,永远不要觉着自己聪明,别人都是傻子,觉着别人都是傻子的人才是最大的傻瓜。所以那些明知很难缺依然努力去做并且也不害怕失败的人才是最值得尊重的,世界上聪明人很多,看到自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搞懂的事情,别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样不免会有很大的挫败感,然而如果因为这点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么一定是做不成什么事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我想这句话名人传里那句经典——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里既然也提到了蜀之鄙,那就在这里也说一说吧,其实在这里来说,好像蜀之鄙和这个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蜀之鄙有两个僧人,一个穷一个富,穷的那个人立志去南海被富的嘲笑,说自己准备了多么久,准备了多么多的东西尚且没有去南海的把握,你啥也没有凭什么去呢?
可是穷和尚是个有行动力的人,他说了之后就去做了,直到第二年,穷的那个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的那个和尚还没出发。
这个多么像当你立志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有人告诉你多么难,你准备不足就等着失败吧,可是如果事情都等到有100%的把握才去做那肯定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所以想到什么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学,就像毛选中说的:学习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失败中学习,在不断的困难中学习,但是要明白,不要死板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而不是掉书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上面的这篇文章用到了很多古文,也用到了很多现代的知识,即使他们生活的年代差了千年,可以道理总是想通的,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可能是相似的道理,所以有时候会想起来一些中学学的古文,在经历和理解之后,这些古文经常在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我很多的启发和力量。 -- 2025.04.14 ps 这篇文章在我的备忘录里呆了好久,终于在今天写完了,感觉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